张礼知:在唠嗑中培养人才
作者:admin 日期:2014-5-19 点击数:1399
张礼知办公室的正对面,是他的化学实验室。进入办公室前,他都会习惯性地扭头看一眼实验室。
跟着张礼知走进办公室时,实验室里一位学生正在做实验。通风橱防爆玻璃窗后,化学反应正在进行。
“把通风橱的玻璃窗拉下来,这样不仅能避免有毒气体扩散出来,还可以保证身体安全。”看到学生不正确的做法,他不自觉地上前纠正,同时熟练地将玻璃窗往下拉。接着,他进了办公室,但并未关门,因为这样可以随时抬头观察实验室中学生做实验的情况。
整洁的桌面上,一台电脑、一摞文件、一杯白开水,简简单单的工作环境。在这里他安静地做研究,和学生谈很久的心。
无时无刻不思考的研究者
选择化学,只是因为父亲期待他做一份室内的工作。“现在很多同学在进入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时会闹一些专业情绪,其实没有必要,无论你选择什么,只要好好干下去,都可以干好。”化学并非是张礼知十分喜欢的学科,“但既然读这个,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就要把它读好”。他在大学的努力让他在全班排名第一,并取得了保送华中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资格。
和现在的学生相比,张礼知说他们那时很“糊涂”,只知道学习。不过糊涂也并非坏事,“学总比不学好,反正当时没有更有意义的事情做,还不如学习”。
尽管并未读自己最喜欢的学科,张礼知依然秉持“要做就做好”的原则。兴趣在研究中慢慢生根发芽,他渐渐找到自身的价值。
读本科、硕士时,养家糊口就是他最大的目标。在华中科技大学工作两年后,他申请到奖学金到香港中文大学读环境科学博士,有机会接触到国际著名的科学家余济美教授,在研究条件优越的实验室开展国际领先研究后,他才发现自己可以选择更有意思的道路。此后,他更坚定地研究环境化学前沿问题,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上开疆扩土。
张礼知对真正做研究的定义就是“你必须无时无刻不想着它”,张礼知每周都会跟研究生开学术讨论会,会上想不出来的问题,他不会死磕。手上先缓缓,脑子却不能缓。他很可能在走路、吃饭、洗澡,甚至半夜睡觉时,突然获得灵感,“不天天想着它,哪来的灵感呢?”
张礼知目前已获得授权中国国家发明专利28项,实现多项成果转化,发表SCI论文170多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论文140余篇,10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截至2014年4月,论文已被引用8220多次,其中他引7880余次,个人H因子47。除此之外,他还获得很多荣誉:2006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赴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从事合作研究,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2010年获Elsevier 环境科学领域2005-2010年间高被引中国作者奖,2011年获湖北省青年科技奖,2012年应邀担任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hotoenergy (IF = 2.7)编委,并入选湖北省首届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和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
对于众多的荣誉,张礼知淡淡地说,“没啥重要的,只能说我可能做事比别人认真,但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这些荣誉真的不值一提。我经常都会忘记自己有什么荣誉,因为它们实在是太小了。”
长时间的伏案工作使他落下了颈椎病,为了使病痛不影响生活和工作,张礼知开始打起羽毛球。然而,在他眼里,打羽毛球也像做研究一样,需要用心。“用心和没用心的差别非常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已经不是打球了,是打思路。”他说,对于特定的人而言,速度和体能是固定的,如何把球打得别人接不到或者不好接的地方,就是打羽毛球需要研究和琢磨的问题。亦如做科学研究,要不停地寻找别人没想到的空白点,才有可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宝藏。后来张礼知的家人——甚至刚上小学的儿子也参与打羽毛球,每次全家打完球后,都会讨论如何把球打得更好。
较真是科研工作者的职业病,但张礼知强调,较真并非死板。“比如你在撞墙,墙撞不动,就该先站一站看看有什么办法,翻过去?拆掉?还是找另外的路?多思考是最重要的。”
愿意和学生唠嗑的教师
2004年,31岁的张礼知成为华师化学学院的教授。他的第一感受是,华师学生很聪明,但由于师范制度的限制,常常有研究人才被浪费。于是,他从在华师工作开始,便立志不在人才培养方面留下遗憾。
“我经常跟学生吹牛,只要你是个人才,我一定会让你放光彩。”事实证明,他并不是吹牛,而是真正地改变着一个个学生的未来。他愿意同学生唠嗑,在唠嗑中培养人才。
2006级化学-生物交叉班的王曼曾是张礼知的学生,做实验时很认真,张礼知经常看到她中午还在实验室做实验,同时他也看出王曼自信心有点不足。除了指导她做研究,张礼知还会找她聊天,给她信心鼓励。2009年王曼获得了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这是华师理科第一个“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王曼继续到美国读研,最后在美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有些同学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放弃了读研、读博的机会,但张礼知却鼓励学生继续深造,他说,“从个人发展来说,教育是投资最少、回报最高的一种途径。”
上过张礼知的课或者在他那里做过研究的同学都会非常怕他,因为他的要求比一般老师更严格,“不严不行,人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自己很难。比如,谁都不愿意冬天起早,如果有人能逼迫自己每天起早,他就有可能成功。”
他在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时就说:“我和其他老师不一样,要求很严格,上课无故旷课会挂科,上课迟到不能进教室,上课看手机会被批评。”虽然他培养学生时,批评比鼓励多,但如果学生达到一定层次,能够管理自己时,懂得如何做研究后,他也就不会再批评,还会适当地鼓励和表扬。
因材施教是他一直秉承的原则——先观察学生,对其潜力进行评估,继而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张礼知总强调,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需要研究,教学生也同样。你需要慢慢掌握与学生的沟通、教育方法,才能带好学生。
虽然要求严格,但张礼知接触到的学生,都愿意找他聊天。学生在他办公室常常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科研思路、亦或情感困惑,同学们都愿意和他聊,听取他的意见或者建议。
办公室内,一棵和人一般高的树格外显眼,树上挂满了纸片,写着同学们的祝福和期望,张礼知告诉记者,这棵树是教师节时研究生们送的,“我当时也挺感动的,我可能比较严,但我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他说着心里话。
作为学者,他潜心投入研究;作为教师,他耐心指导学生。张礼知来回转换着角色,在研究和沟通中收获成就与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