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娉怡)12月15日下午2点,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联合湖北省科学技术馆及武汉市武珞路中学,为37名初三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以“越王勾践剑:前世•今生•未来”为主题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课,李佳教授教学创新团队通过探索UMS(大学,科技馆,中学)有效融合形式,开展《化学教学论》课程培养卓越职前化学教师新途径。该课堂的36名大三学生一起主动参与馆校合作,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展现了《化学教学论》课程创新团队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创新实践探索。此次活动邀请了湖北省科学技术馆副馆长聂海林老师、科教部部长黄瑜君老师、武珞路中学化学教师袁敏、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原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创新奖评审专家骆启桂教授、刘德立教授、胡宗球教授现场指导,课程创新团队主要成员张文华教授也一同前往科技馆参加了教学活动。
活动中师祚琳同学展示了如何以跨学科大观念统领化学、历史和物理等多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融合,以探秘寻求证据的方式,引导中学生走近科技馆中的多个展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从文物保护的视角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学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感,以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作为榜样,激励中学生成为科技创新接班人。
于源同学的说课进一步揭示了此次活动的设计思路及教育追求。
聂海林副馆长为现场的职前化学教师带来了题为《馆校合作:需求、理念、资源、愿景》的专题报告,让同学们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理解了馆校合作的重要价值和具体路径。
现场专家、老师们的点评和建议,为职前教师培养和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宝贵指导。无论是初中学生,还是大三的职前化学教师们,都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展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本次活动特色鲜明,体现出六大特点:
1. 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融合
此次活动的亮点在于高校、教研机构、科技馆与中学构建教学共同体,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它促进了教育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和正式非正式教育的融合,有效解决了《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这种协同育人模式让初中生在实践中学习,职前教师在教学中成长,共同促进教育创新。
2. 技术赋能,培养数字化教学能力
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赋能下,教学活动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虚拟现实一体化。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也为职前化学教师提供了数字化教学的新路径,突破了AI融合教学能力弱的问题,同时加强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培养。
3. 真实问题驱动,跨学科能力培养
此次活动以一线教学中的教学难点——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为驱动,着力培养初中学生的跨学科学习与职前教师跨学科实践教学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提高解决中学化学教学真实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有效解决了职前教师跨界学习能力弱、问题解决表面化、合作学习形式化的问题。
4. 文化浸润,强化民族自信
在引导中学生探秘越王勾践剑为什么会成为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和参观科技馆湖北藉和在湖北省工作过的院士成就展厅,让学生深刻体悟古代铸剑中的科学与技术。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强化了学生的民族自信与育人使命感,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 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互动性与实践性
创新性地融合了项目式学习、AI对话、教学设计与实践、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学的互动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6. 课程设计理论框架继承创新与国际视野
化学教学论课程以泰勒的课程原理为理论框架,在课程内容选择中,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化学教学深度改革对职前化学优秀教师培养的要求,通过重组课程教学内容,融合了脑科学、STEM教育等国际研究前沿以及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新政策。这种跨学科、跨文化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教育人才提供支持。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教学论》创新课程团队开展的这次跨学科实践活动课,不仅是一次教学创新的尝试,更是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此次活动,学生、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教育的新路径,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培养卓越数字化学教师。未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将继续携手各方,推动教育创新,培养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
审核 原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