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
发布时间:2016-06-27 点击率:

——化学学院2012级“未来教育家计划”

 

新闻中心消息  记者 符依菡 蔡振华歌词里问如果我们不曾相遇 我会是在哪里”,对于他们,如果不曾相遇,可能每个人还只是一个独自的发光体,但从大三上学期他们相遇、相知到相伴,独自的光源就汇聚成了明亮的太阳,散发着温暖。他们头顶“未来教育家”的名号,却总是凝神于自身的“平凡”,谦逊而温柔;他们是同伴,无形永存的羁绊,牵引他们在相同的理想中结伴前行;他们是家人,是我中有你的熟知,是你中有我的支持。他们就是——“未来教育家计划”八位化学学院毕业生,邓阳洋、陈婉雯、袁鹏、楼方樱子、龙晓晖、谢碧宴、汪海彤和姚全

 

 

谁不曾找寻怀疑

   “未来教育家计划”是由学校教务处领导的免师人才培养计划,有着自己严格的筛选条件,通过因材施教搭建培养平台等方式培养一批未来杰出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未教计划的每位同学配备有两名导师,一位校内导师主要负责教学理论指导学习,另一位校外导师是全国知名特级或高级化学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实际经验指导。  

   未教计划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学生进入后的学习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即使入选后,他们面对的也并非是已铺好的宽敞大道。“一开始我们也蛮疑惑,未教计划关于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内容与方式没有一套具体的细化标准”袁鹏说道。一开始导师与学生间其实也不太了解,只能在相处中去发现导师的特点,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他们与各自的导师越发默契;他们认为,学生和导师之间,总能寻找到一种最适合他们的,默契的相处方式。他们说,自己与普通同学并无什么不同,区别可能在于他们深入人心、时刻紧迫的“学习观”,这促使他们在教育实习中思考贯通得更多。

与你相依的四季

“但加入未教,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导师指导和学习实践的平台,”他们异口同声,“更重要的是志同道合的好伙伴!”语气里的温暖坚定令人动容。楼方樱子解释道,这些珍贵的与导师和同伴间的羁绊确实是在其他体制下很难得到的,所以他们都很珍惜。

 

从一开始的不甚相熟,到参加集体活动时的“一个不少”,再到后来的相互欣赏、交心相伴,他们用现实生活阐释歌词“与你相遇,好幸运”。一起听讲座,一起学习,一起过生日,一起去庐山毕业旅行楼方樱子的父母要来武汉,他们就集体出动迎接,把这变成了“武汉家人和宁波家人的友好会面”。他们每人都接受一个“宝宝”称号,“正经宝宝”龙晓晖、“哮天宝宝”邓阳洋等等称号,都无不透露出欢脱的家庭气息。邓阳洋回忆:“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他们在我生日前夕,不在华师的伙伴纷纷回来,就在东区活动室给我过生日。那天天气热得蛋糕都要化了,但是大家在一起就很开心。”

 

汪海彤日记里写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热情或严肃或正经或机灵,有优点也有缺点,这才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一个充满了生命力的组织。他们更看重的是更加内化的,可以用一辈子的东西。就像袁鹏说的,“人的这一撇一捺说的就是要相互依赖、相互依靠和支持。”

 

 

 

诗篇未完待续

目前,他们早已按照免师协议各自签订了不错的工作单位,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明确的规划。他们建议想要成为老师的学弟学妹们多练多讲,提高自己的效率,同时也要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被牛人碾压是常态,要学会接受事实,保持良好心态,永远不要放弃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大。

 

“茫茫人生奔向何地,而我的自传里有你。”这一次,他们不再并肩作战,踏上了各自的道路,纵使命运未知犹如险棋,身边苍狗又白云,但彼此心灵的陪伴会让他们的道路始终交织。他们相约每年都会一起去一个人的家,去看看彼此,去看看风景,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将继续谱这一首未完成的诗篇,如往常般互相支持,心怀彼此,徐徐前行。